在太阳队最近的篮球赛季中,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教练更换,分别是在太阳队在季后赛出局后的短短两天内炒掉了蒙蒂-威廉姆斯和沃格尔。这样的速度和决断力,彰显了太阳队老板伊什比亚的雷厉风行和激进的操作风格。
仅仅一天的时间,太阳队就宣布炒掉了主帅布登霍尔泽,这一决策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延。尽管布登霍尔泽的合同还有四年,总计高达四千万美元,但太阳队在换帅的决定上依然果断。
自从伊什比亚成为太阳队的老板以来,球队的薪资支出巨大。三年的时间里,工资加奢侈税的支出达到了8.55亿美元。再加上给蒙蒂、沃格尔、布登霍尔泽等教练的工资以及分手费,太阳队的总支出已经超过了十亿美元。然而,这样的投入并没有换回同样的回报。球队在这三个赛季中,只赢得了一个系列赛的胜利,一次被对手横扫,一次更是无缘季后赛。
据报道,太阳队的整改并未结束。炒掉布登霍尔泽只是开始,接下来他们还计划交易凯文-杜兰特、布拉德利-比尔等球员。同时,六月份还将决定总经理詹姆斯-琼斯的去留。太阳队的待办事项堆积如山,而在这之前,他们最需要做的可能是找到导致混乱的根源。
伊什比亚作为球队的老板,他的个人意志在球队的运作中表现得过于明显。他在成为太阳队老板后不久,就亲自操盘了杜兰特的交易。这种直接的干预在职业体育圈中并不罕见,但过多的干预可能会影响球队的正常运作。
现代体育管理的本质是系统的协调,而不是老板个人意志的肆意展现。然而在伊什比亚的时代,这种总经理负责制的模式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伊什比亚的个人决策往往直接影响到球队的运作和球员的去留。
伊什比亚虽然有过在NCAA打球的经历,但他更多是扮演陪练和兼职助教的角色。他的“篮球智商高”的评价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他具备强大的运作能力。事实上,他在NBA的运营中多次做出了让人质疑的决策。例如,他直接与篮网老板蔡崇信电话沟通促成杜兰特的交易,而这并非是总经理琼斯或肖恩-马克斯的决策。
琼斯的风格与伊什比亚截然不同。他重视选秀,但并不热衷于竭泽而渔。然而在伊什比亚的影响下,他的决策往往受到压制和忽视。从杜兰特交易开始,通过公开新闻和内幕报道可以看出,琼斯在球队运营中的参与度极低。伊什比亚和他的CEO约什-巴特尔斯坦在交易谈判和球队运营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尽管有成功的时候如底薪引进泰厄斯-琼斯等例子,但伊什比亚更多的决策让人感到难以捉摸。他的很多决策往往是出于对个人想法的坚持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团队决策。例如他经常在球队的更衣室与教练进行讨论甚至亲自插手战术和用人安排。这往往让专业人士感到困扰并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人员变动。
对此外界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化的情况。“他是好人但他并不懂如何在篮球运营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一位太阳内部的消息人士透露。人们认为伊什比亚存在“新老板综合症”的现象过于热衷于快速建立自己的印象并为此透支球队未来进行大笔交易却忽视了团队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律这反而会破坏球队的整体平衡性和竞争力。
然而尽管如此伊什比亚依然有其独特之处他对于球队的热情和投入是显而易见的这与其他一些老板相比有所不同比如勇士队的拉科布他虽然也是球队的老板但他更注重专业团队的建设并懂得“识人”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懂球”。他擅长倾听并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即使是自己不喜欢某个决策也不会强行干预而是会听取管理层的建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所以回到问题:NBA球队的老板需要懂球吗?答案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识人”。一个好的老板应该懂得如何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并懂得如何听取他们的建议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个人想法和决策来运营球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NBA联盟中取得长期的成功和稳定的发展。